中国环境报:氨基酸产业何以做大做强?

国际上被称作“万岁产业”的氨基酸产业在国内并不为太多人熟知。其实,作为构成人体较基本物质之一的氨基酸,早已在各领域广泛应用,包括食品、医药、饲料、保健、日化、环保新材料等,可以说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统计显示,2010年,我国氨基酸工业总产量超过300万吨,其中大宗氨基酸产品谷氨酸及其盐产量达到22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目前我国氨基酸产业生产厂家已达近百家,年产值448亿元,利税50多亿元,成为氨基酸产品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但纵观国际氨基酸产业的布局,中国依然不是氨基酸强国。日本控制着全球氨基酸60%的份额;日本、法国和德国等国际蛋氨酸生产大国的产品长期以来一直占据我国市场;日本味之素、德国巴斯夫、荷兰ADM等则是苏氨酸生产巨头;即使是在我国占有优势的谷氨酸领域,出口仍未及总产量的15%。

“与国外氨基酸产业相比,我们还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发酵强国。”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理事长石维忱10月14日在“2011年国际氨基酸产业创新与联盟发展高峰论坛”上道出了中国氨基酸产业的现状。我国氨基酸产业经济应该如何发展,值得深思。

提高环保门槛,促进行业绿色发展

“每投资1元,就有超过0.2元用在了环保上”

2011年10月14日,由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主办、梅花集团与天津科技大学承办的“2011年国际氨基酸产业创新与联盟发展高峰论坛”在河北省廊坊市梅花集团总部拉开帷幕。

会上,石维忱指出,由于氨基酸行业对资源和环境存在较高依赖性,已经先后淘汰了一批环保不达标、产能落后的生产线,今后环保标准还有可能提高,成为衡量企业是否符合氨基酸产业政策、是否允许准入的一项重要指标。为此,行业协会将配合各级环保部门,继续展开一系列的监督核查工作。“今年的谷氨酸(味精)行业的第二次全国环保核查工作目前正在准备,预计在11月初开始。”

作为国内氨基酸品类较多、产业链较长的企业之一,梅花集团在环保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拥有先进的“三废”处理设施。在国内首家引进荷兰帕克水处理设备,并率先攻克了味精行业喷浆造粒烟气治理的世界性难题。“我们每投资1元,就有超过0.2元用在了环保上。在环保问题上,只要是技术过关,我们就不间断往前靠拢,国家要求的标准我们尽量要超前。”梅花集团董事长孟庆山曾这样说。

应对产业政策,探索原料多元化

研发秸秆、菊芋等非粮生物质原料转化氨基酸技术

考虑到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在鼓励发酵行业绿色发展的同时,国家提出对发酵行业粮食原料的用量给予一定的控制,使粮食用量保持合理水平。“氨基酸作为发酵行业重要的用粮行业,也必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何应对产业政策的影响,发展原料的多元化,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任务。”石维忱说。

据梅花集团研发技术人员介绍,梅花集团目前已经与国内领先的科研院校、协会以及国外的知名企业联合开发、积极寻找非粮原料,利用秸秆、菊芋等物质替代粮食原料。据悉,今年5月4日,梅花集团与世界较大的酶制剂生产企业诺维信签署合作协议,将合力探索非粮生物质原料转化氨基酸技术。

政策利好,产业升级不是梦想

技术创新和结构优化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

自今年9月1日起,中国发酵工业协会正式更名为“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石维忱告诉记者,发酵行业的“十二五”规划目前已经制定,氨基酸作为行业重要分支,“十二五”期间将积极开发新型氨基酸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面对我国氨基酸行业的发展现状,与会专家认为,借助国家政策的引导,促进我国氨基酸产业的技术创新和结构优化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目前国家多个部门已经针对氨基酸行业出台了多项引导政策,国务院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将氨基酸所处的生物产业列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

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务部和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中则指出,鼓励开发小品种高附加值氨基酸的食品和大宗发酵制品的绿色生产技术,利用生物质生产聚氨基酸等可降解材料。可以预见,未来更多的资源和人才将聚集到氨基酸产业中。

媒体报道联系

集团总机:0316-2359999

Email:meihua@meihuagrp.com

联系我们

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金珠西路189号

办公地址:河北省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华祥路66号

全国服务热线:400-960-0873

联系电话:0316-2359999    传真:0316-2359621

Email:meihua@meihuagrp.com

网址:www.meihuagrp.com